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潘星宇 岑素娴)近日,武鸣区某鳗鱼养殖场约35吨15万尾鲜活鳗鱼成功售出,售卖所得218.6万元随即用于偿还债款。据悉,这是武鸣区人民法院处理的一起财产保全案件,既帮助债务人争取了近9个月的鳗鱼生长期,也为银行实现全部债权。
据介绍,2016年1月,武鸣区某养殖公司及其法人张某与武鸣漓江村镇银行签订了《个人借款合同》,约定借款200万元用于鳗鱼养殖,同时将养殖场场地、水电机器设备、在养鳗鱼等办理了抵押登记,但是,借款到期后,张某却迟迟未能偿还债款。
2021年4月,武鸣漓江村镇银行将该公司及张某诉至法院,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武鸣区人民法院随即对该鳗鱼养殖场地的鳗鱼进行了查封。
武鸣区人民法院办案法官介绍,考虑到鳗鱼鱼苗数量少、人工育苗难度大等原因,而且查封时,涉案鳗鱼还处于幼鱼阶段,若直接将涉案鳗鱼在幼鱼期内出售变现,对于执行程序和后续工作上来说是方便了,但鳗鱼整体价值会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金融机构实现全部债权,也损害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有悖司法为民初衷。为此,武鸣区人民法院办案法官经过协商,为该养殖户申请到了接近9个月的鳗鱼养殖期。
2022年元旦过后,该养殖场的鳗鱼品质逐渐成熟,总体产值有所提升,武鸣区人民法院办案法官主动转变保全执行思路,多次组织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由第三方对涉案鳗鱼进行打捞和销售,最后将所得款项提存至法院指定账户。
2022年1月12日,在执行法官、法警及漓江银行工作人员共同见证下,该养殖场约35吨15万尾鲜活鳗鱼成功售出,截止1月17日,涉案鳗鱼全部出售完毕,218.6万元所得款项已存至法院指定账户。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辖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涉金融案件不断增加,案件复杂程度明显加大,如何处理好该类案件,维护好各方利益,促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执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一步,武鸣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大涉金融案件执行力度,构建涉金融案件执行长效机制,积极探索诉前、诉中财产保全新思路,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秩序稳定。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唐秋艳 潘星宇 岑素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