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金 余梦迪 通讯员 宁人宣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邢青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加大对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的政策扶持。
螃蟹产业是高淳区的重要富民产业。从1992年个人投身螃蟹养殖,到成立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带动10多万养殖户共同致富,螃蟹养殖不仅改变了邢青松个人的生活,更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日在塘边地头忙碌的邢青松,对螃蟹养殖行业的变化感觉也更为敏锐。
近年来,固城湖螃蟹的优势不再明显,产业发展面临瓶颈。邢青松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是固城湖螃蟹连续多年养殖,土壤生态没有得到修复,养殖尾水不能自我净化。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邢青松已经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我们在2018年千亩标准化改造试点的基础上,2020年又实施了2.1万亩高效水产生态养殖项目建设。”邢青松介绍,通过统一生态改造、统一设施建设,清除池底淤泥,抑制病原菌滋生,实行进排水分开,养殖尾水得到净化,有效提升了养殖生态环境。
令邢青松颇为自豪的是,通过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去年万亩基地养殖的螃蟹不仅产量高,而且规格大,平均规格达到4两以上。其中一家养殖企业的亩产达到300斤以上,半斤以上的螃蟹占到60%。万亩基地23家养殖企业亩均效益在5000元左右,比往年增加了40%。
邢青松表示,下一步将在高淳区全区复制推广生态化、标准化改造模式,从而实现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在提高整体养殖水平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高淳的螃蟹养殖,全国很多地方的水产养殖都需要进行池塘生态化改造。”他说,由于池塘改造农业项目投入大、回报期长,建议加大对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的政策扶持。
邢青松还建议,对已创成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考核绩效奖补。农业园区一般只在创建期有资金补助,这导致园区后续建设缺乏整体性、规划性投入,在发展期往往容易出现资金和项目上的瓶颈与断层。因此他建议对于已经创成的园区,通过考核绩效选优奖补,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同时在建设用地和设施用地指标方面,能单独支持国家农业园区建设发展。
邢青松 通讯员 曹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