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又称黄颡鱼,是一种美味的淡水鱼。目前野生资源匮乏,主要依靠人工栽培。养殖黄颡鱼需要多久才能达到正常食用体重,养殖小鱼需要多久才能长大成熟?养殖黄颡鱼的朋友要关注这个问题,以及黄颡鱼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管理问题。今天的文章主要介绍这些相关内容。
通常整个培养周期约为12至13个月,环境温度会影响培养时间。例如,在温暖的地区可能需要12个月,在寒冷的地方可能需要13个月。不同的养殖品种有不同的时间,例如所有的雄性黄颡鱼都可以在10-11个月左右养殖完成生长期。饲料直接影响黄颡鱼的生长速度。高蛋白的饲料长得快,低蛋白的饲料长得慢。
一般来说,人们很少在低于11℃的温度下吃饭。最适合食用的温度在25℃到28℃之间,但常见的温度在15℃到20℃之间可以正常食用。如果遇到30度以上的高温,很少吃东西,会受到一定影响,但通常零到38度左右的水温都可以存活,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最好保持常温,或者正常的水温。一般来说,外面的温度和水里的温度不一样。
3.饲养
野生黄颡鱼常以植物为食。为了长得更好更快,可以养殖一些其他鱼类作为黄颡鱼的食物,比如鲢鱼,也可以提供一些草食性鱼类作为它的食物,因为草鱼长得快。黄颡鱼是一种以肉类为主食的杂食性鱼类。一般还能喂小鱼小虾,这也是它平时喜欢抓的食物。喂的时候可以剁碎,拌湿面粉。
投饵地点要固定,投饵时间间隔要确定好,每个阶段的投饵量要根据鱼的大小来确定,到了另一个阶段就要改变投饵量。每天投喂的饲料量是鱼体重的5%。一般一天喂两三次,小鱼喂多次,大鱼喂两次。下午的喂食量也比上午多一点。不要过量投喂饲料,容易污染水环境,及时打捞食物残渣。
黄颡鱼养殖历史悠久,冬季生长缓慢。要培养的更快,长的更快,主要是保持一个合适的温度,并且要适当的喂养或者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注意喂养有营养的饲料,并且能够吸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