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欢)随着气温回暖,水产养殖迎来投放苗种黄金时间。记者从我市农业部门获悉,今年我市养殖池塘面积共有5万亩,预计将投放各类水产苗种235万公斤。连日来,广大水产养殖户抢抓春放春养大好时节,做好池塘管理,为全年水产养殖生产奠定扎实基础。
3月8日上午,淀山湖镇梅家泾渔业园区的养殖户邹建星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将扣蟹及时投放到养殖池塘中。“今年,我一共承包了386亩池塘,主要养殖河蟹和青虾,从1月20日开始放苗,目前已经放了300亩,预计3月10日可以全部放完。”邹建星说。
水产苗种被誉为现代渔业的“芯片”,也是支撑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夯实水产种业基础,大力推进苗种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昆山市澄湖水产良种有限公司、昆山市秋上品淡水养殖有限公司、淀山湖镇恒丰观赏鱼养殖场等7个苗种场,每年可生产四大家鱼、异育银鲫等淡水鱼苗3亿尾。此外,我市水产部门还积极引导养殖户开展扣蟹培育生产,全市共有扣蟹培育塘1000余亩,每年可生产扣蟹50万斤。
水产养殖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产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微介绍,春放春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养殖户一年的养殖收益。因此,春节过后,市水产技术人员在严格疫情防控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下沉一线,围绕清塘、消毒、翻耕、水草种植、春投春放等方面,向养殖户提供指导交流。当前,我市春放春养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已累计放养扣蟹45万公斤、鱼种160万公斤,预计到本月底,春季水产苗种放养工作将全部完成。
据悉,年前,我市引进了“太湖2号”和“太湖3号”新品青虾共计750公斤,并且在去年引进新品河蟹大眼幼体的基础上,自育“长江3号”新品扣蟹5000公斤、“申江1号”新品扣蟹2500公斤,为本地蟹提供了优质蟹种。此外,为提高大闸蟹成活率和规格,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和澄湖水产良种公司今年首次开展河蟹公母分养试验,目前,2个基地已完成25亩母蟹的放养和28亩公蟹的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