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李红梅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山东省开展“国信1号”养殖工船运营管理试点的函》(农办渔函[2022]6号,以下简称“批复”),批准“国信1号”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深远海养殖运营试点,试点期三年。
该批复是农业农村部在征求外交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和中国海警局等国家有关部委意见基础上,首次就我国深远海养殖领域开展运营试点做出的正式函复,标志着青岛市在拓展我国深远海养殖空间利用、推进海水养殖由近海走向深远海方面走在了全国领先位置,青岛市再次发起并引领以设施渔业为特点的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
此前,深远海养殖工船已列入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支持项目,和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作为新生事物,“国信1号”的设计建造、养殖生产和行业管理在国内尚无先例。国信集团和主体设计单位大胆决策、突破创新,与中国船级社共同商定了船舶的建造规范和要求,于2020年6月3日启动了“国信1号”的建造。此后,青岛市有关领导多次调度协调推动项目进展,市海洋发展局组建专门工作队,针对企业需求进行贴身服务,协调省农业农村厅两次上报部局、三次下达批复意见指导企业具体工作路径。国信集团董事长王建辉会同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四次赴京向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主要领导沟通汇报,并在2021年渔博会期间向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做了专题汇报。部局两次组织大范围协调会,听取外交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和中国海警局对“国信1号”运营期间跨省、跨海区、跨领海生产作业的管理要求。批复的下达确属来之不易。
在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农业农村部充分考虑了“国信1号”船载舱养的游弋式养殖特点,在批复中首次明确了养殖工船的渔船船舶定性并同意跨省从事养殖生产,针对试点工船的渔船登记、渔业生产、航行锚泊、安全生产、船员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既体现了行业主管部门面对新生事物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服务企业的担当,又从顶层设计上规范了工船运营管理的行业门槛,为养殖工船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下一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会同国信集团等海洋产业市场主体,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省建设和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坚持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综合优势,做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排头兵,聚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