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和讯 (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王秋蕊) 3月24日,随着5万多尾加州鲈鱼、淡水石斑鱼鱼苗投放,丽水市援建的新和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正式投入试运行。这家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基地,预计年产量可达30吨以上,产值约150万元。
基地位于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占地总面积约2亩,是由丽水市总投资369万元建成的。项目建设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厂房及相关养殖设施和设备,厂房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有12个直径6米的养殖池,分为相对独立的两套循环系统。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集成水生生物技术、水产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渔业经营管理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生产系统,通过设施和装备的作用,利用水温调控、水质过滤杀菌、生物降解、综合增氧、循环利用和水质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为水生生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进行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实现智能化管理。该养殖系统具有受气候影响小、集约化程度高、水资源利用率高、产品优质安全等优点。
“养殖基地将为新和县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丽水市援疆指挥部相关项目负责人涂潇介绍,若系统全负荷运行,产生的租金至少带动塔什艾日克镇3个村的集体增收,每村年增收2至3万元,盘活了当地土地资源,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基地的投入使用,还补齐了南疆气候带来种养殖短板,为南疆今后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丽水市援疆指挥部计划将其打造成为“产研学游”为一体的项目基地,引导新疆学生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参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