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属石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宽厚而浓绿,端正大方;橙红色的花朵显眼夺目,花期长达1个月。君子兰适宜室内培养,既可观叶,又能赏花,颇受人们喜爱。君子兰原产南非,1828年引入欧洲,明治初年再传到曰本,三十年代又由日本引种,君子兰国东北,先由宫廷达官享受,后流入民间,乃成为个人爱好者和园林部门栽培的花卉,嗣后又经过杂交,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君子兰的品种,都以地方和培育者命名的,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大花君子兰和垂笑君子兰两种。大花君子兰盛开时,花朵向上,叶片较宽r垂笑君子兰开花时则花朵向下,似漏斗形,二者各具风姿。君子兰就上海和华东一带来说,每年4月间开花,花期长达月余,冬季如果放置在室温1520℃的室内或温室,亦能在12月份起开花。
(1)栽培要点:君子兰喜暖,畏寒,适生于湿润、通风、凉爽的半阴环境,盛夏忌高温和烈日,冬季需进行防冻保暖。气温1025℃是它的生长期,30℃以上往往使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5℃以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排水要好,切忌积水。家庭盆养的君子兰,应注意下列各点:
环境和光照:盆养的君子兰,冬季可放置向阳的室内,室温保持5℃左右就能安全越冬。春、夏、秋三季可放在窗口通风处,春、秋可以照射微弱阳光,夏天应防烈日照晒。
水分:在春、秋生长期,盆土可略湿一些,但不宜过湿。冬季休眠期,盆土应偏干一些,过湿了会引起肉质根腐烂而造成叶尖枯焦。在夏季,盆土宜偏干一些为好,否则同样会出现上述情况。此外,不宜多淋雨,以防烂心。
盆与土:植株小的君子兰,最好选用泥盆,泥盆透气性好,吸水性较强,利于幼苗发育生长。中,大棵株种植在紫砂盆或釉盆均可,但底孔洞垫片应多一些,高一些,以利排水。盆土可掺入发酵腐熟后的马粪和牛粪,也可用山泥5份、河沙2份、砻糠灰1份拌和后种植。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马粪、牛粪时,一定要发酵腐熟透的,否则,发酵散热时会烧坏根系,造成叶片枯焦直至死去。
肥料:君子兰的施肥,宜采取“薄肥多施”的方法,切忌施入浓肥和“生肥”。施肥的方法:在春、秋生长期,每710天施一次,施入以氮为主的薄肥,促使生长枝叶;在花前的23月份,每周应施一次以磷为主的薄肥,助长花蕾,使开花大而色艳。入冬和盛夏暂停施肥。必须注意,使用动、植物残体有机肥料时,一定要发酵腐烂熟透的。有的在根部铺入肉骨头代替磷肥,结果滋生了许多“白线虫”,造成根烂叶枯,这一点也应引起注意。
翻盆换土:翻盆换土时间,一般宜在春季的花后或秋季的910月间为宜,可每隔二年左右翻盆换土一次。
此外,在家庭培养君子兰,特别要注意夏、秋高温期的影响,出现连续35℃以上高温时,就必须把盆栽的君子兰放置在凉爽、低温和通风的半阴处,或者加以蔽荫,同时应停止施肥,让盆土稍偏千一些,否则,易引起叶尖枯焦而逐渐下延扩大,并伴随镑病和叶斑病出现。例如,上海地区1983年78月间连续出现10余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大部分家庭盆养的君子兰都出现上述病害,可是放置在凉爽、通风、蔽荫的隔弄窗口,以及白天放置在三楼室内蔽荫的台桌下面,而夜间放在阳台上吹风的几盆“胜利”君子兰,却安全无恙,枝叶浓绿,生机盎然。由此表明君子兰忌高温,但是可以预防。
关于君子兰的“夹箭”问题(有了花蕾而开不出),主要是由于肥料不足,营养不够,或温度不高而引起的。前者应注意花前施肥,后者可通过加温或盆底垫上烧热的砖头或铁片进行升温,促使它开花。此外,在出现花蕾时,如果放在露天,雨淋花蕾或多次浇水使水进入花蕾,也会因烂蕾而开不出花来。
(2)繁殖方法:君子兰的繁殖,可采取播种和分株法。播种在1112月种子成熟呈棕色时,采下晾干,次年23月间播入盆内(盆土可用山泥与河沙各一半)。播后套上大口玻璃瓶或盖上玻璃,放在室内半阴处,盆土保持一般湿润,约二个月左右发芽生根,培养得法,45年后开花。分株可在春、秋结合翻盆换土时进行,成活率较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