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网 - 养殖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焦点新闻 | 综述评论 | 企业动态 | 致富经 | 养猪动态 | 养禽动态 | 养牛动态 | 养羊动态 | 水产动态 | 特养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焦点新闻 > 工厂化养殖,也应切换到“健康模式”
Z.biz | 商业搜索

工厂化养殖,也应切换到“健康模式”

信息来源:aooqoo.com   时间: 2012-11-28  浏览次数:536

    农民散养的鸡,从孵化出来长到可以下蛋,至少半年,而工厂化养鸡只需三四十天。除了“速成鸡”,端上餐桌的还有“速成鸭”、“速成猪”……近日,工厂化养殖“速成”畜禽的安全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餐桌上的肉食多半“速成”
    山西粟海集团工厂化饲养的鸡,只需45天就上餐桌,继而有媒体跟进报道,还有30多天就上餐桌的。“速成鸡”让很多消费者大吃一惊,而行业专家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美国接近100%是这种鸡,我国的比例差不多有60%。”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周维仁说,这种“速成鸡”不仅洋快餐普遍使用,也大量进入食堂、餐馆,菜场里卖的鸡腿、鸡翅等,大多来自这种35天至42天的“速成鸡”。
    只要38到42天,一只破壳而出的雏鸭便可以长到五六斤,出“棚”销售沛县鹿楼镇“鸭司令”吴庆平昨日告诉记者,这是工厂化养殖鸭子的正常生长速度。这种在大棚里长大的鸭子,“一辈子”没下过水,是名副其实的“旱鸭子”,而一般在水里养殖的鸭子,则需要45到50天才能上市。吴庆平公司有种鸭3万只、肉鸭4万只,都长在温暖的大棚里。
    扬州市陵都养殖有限公司的“工厂”里养着1.5万头猪,总经理陈宝贵表示,生猪5个月多一点出栏,“这符合国家规定”,他们的饲料也购买自正规厂家,至于是否含有激素就要问厂家了。同样是养猪,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申公塘村岳家林养的40头猪长得就要慢得多,平时喂猪用酒糟、玉米、稻糠,“不吃饲料,肯定长得慢,要8个月才出栏,但口感好。”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赵旭庭说,目前市场上超过70%的猪肉都是工厂化养殖的,生猪五六个月出栏属于正常速度。
    中国农业大学程教授的研究表明,近年来工厂式畜牧场对中国猪肉、鸡蛋、肉鸡和牛奶供应的贡献率正快速增加。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工厂化畜牧养殖场提供的鸡肉市场占有率就已达到40%,牛奶占了市场份额的50%。
    “速成”畜禽往往依赖抗生素
    为什么这些畜禽可以“速成”?
    据媒体报道,山西粟海集团养殖并供应肯德基的肉鸡,养殖过程分为“长营养”、“长骨头”、“长肉”三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的11天中,喂食的药物多达11种。
    近年来一直有人怀疑工厂化养殖的畜禽被投喂了生长激素,甚至出现“吃猪肉等于自杀”之类极端言论。去年,中国畜牧业协会曾发布官方声明,称在北京、上海等地检测结果显示,鸡肉中均未检出各项激素。赵旭庭认为,不需要往饲料里添加激素,仅靠现有的饲养技术、环境控制等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实现生猪断奶后五六个月出栏。“饲料中主要添加的是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一般不会含有激素。”
    记者了解到,工厂化养殖的畜禽,也许饲料里没有抗生素和激素,但在生长过程中被大量投喂抗生素是国内外行业内通行做法。
    常州农民老王是“公司加农户”模式下的养鸡户。他养的鸡,和山西粟海集团那种45天成熟的鸡品种不同,成熟周期要略长一些,但相同的是在单位面积里大量养殖,“都是标准化养殖”,也都要使用抗生素。他说,公司规定小鸡出生后第4天就要打针,以后至少还要打3次针、喂4次药。
    为防止畜禽生病而使用抗生素,中国如此,美国等国家更是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工厂化养殖的畜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在单位面积里放养尽量多的畜禽。标准鸭棚一般长70到80米、宽12米左右,养3000到4000只鸭子。“夏天天热,每平方可养4只,冬季能达到五六只。”吴庆平养的鸭子,生长的环境条件已经算好的了,一平方米要挤进去四五只鸭子,是工厂化畜禽养殖的典型场景。过度的拥挤和排泄物的大量堆积,导致畜禽极易感染各种疾病,使用抗生素成为不得已的选择。资料显示,美国每年工厂化畜禽养殖要耗掉5万磅抗生素。全世界生产的抗生素,大部分用在了农场动物身上。
    “畜禽革命”应切换到“健康模式”
    用在动物身上的抗生素,很大一部分通过食物链进入了人体,而在农场抗生素环境里练就的耐药性病菌,也威胁到人的健康。
    “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吃了"速成家禽"马上就会对身体有影响。”徐州妇幼保健院妇科病区主任林萍介绍说,“不过潜在的影响,却不能简单地就断言"没有"。”最近10年,林萍所在科室接诊的恶性肿瘤发病人数是原来的8到10倍,其他科室也有类似的情况。从临床情况分析,食物、水源、空气质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致病原因。
    前些年,林萍到台湾的医院考察,发现当地也曾经历癌症高发到逐渐降低的过程,而这条“曲线”正好与当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的时间点重合。林萍说,近些年城市里多见的“不孕不育”现象,除了有精神因素的作用外,和食品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现实是“我们的监测手段往往没有跟上变化的"节奏"”。
    1980年,中国人年均吃肉仅约13公斤,现在已经超过60公斤。能吃到更多的肉食,工厂化畜牧养殖功不可没,因此被称为“畜牧业革命”。但近年来,它所带来的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方面的副作用日益受到专家学者重视,他们呼吁要对此进行反思。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与经济发展局局长普拉布·平加里建议发展中国家重新确定畜牧业政策的方向,创立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从追求规模和产量转向追求环境与健康。
    目前,已经有学者在探索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少使用抗生素的办法,将“畜禽革命”切换到“健康模式”。吴庆平正在试验一种“发酵床”新技术:鸭棚里铺一层40厘米厚的锯末、麦麸、稻壳混合体,再加入菌种,就可以“消化”掉鸭粪,改善卫生状况。“鸭子少生病,我们用药的钱就省下来了。”吴庆平说。而在消费者看来,养鸭子用的药少了,消费者的健康就更有保障了。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养殖网证实,仅供您参考